仲泊游水墨尋影《北京舊跡》之西便門
2021-12-22 16:57 來源:中網資訊 字號:
【中網資訊】仲泊游創作水墨尋影《北京舊跡》百輯組畫,描繪了晚清民初北京古都的景觀,人物及歷史文化縮影。古代都城建造了許多帝王宮殿、城樓、園林、廟壇、府邸、民居、胡同、長城。北京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多民族文化得以交流融合,形成了鮮明的京城印跡。
老北京時代是封建皇制王朝的都城,在那漫長的歷史歲月里,積淀了北京城的宮廷文化、士大夫文化、京味文化。雖然老北京城的記憶在人們視野中漸漸遠去,時而重溫過去,遠去的夢已是昨天的影子。
西便門位于北京外城西北角城門,由城樓、箭樓、甕城組成。明朝時為防蒙古騎兵騷擾,修筑了南郊一面的外城。西便門是南北方向出入,工程簡單,門樓通高僅11米。西便門又增筑長31米的半圓形甕城,同時在城門東修筑一座3孔水門,使玉泉山的水順利分流,注入通惠河。清代又在甕城上修筑寬9米,高4.7米的小型箭樓。西便門城樓、箭樓、甕城于1952年拆除。
西便門起名時叫“偏門”后來叫亂了,又成了“便門”
檢閱守城官兵
民初時的西便門
在城樓上巡邏
西便門內官邸
棋逢對手
牽著毛驢回娘家
早晨來倆芝麻火燒
民初人力石磙壓道
拾柴老人
修理鋁盆鋁鍋的匠人
明清時的西便門已成為歷史的影子,只能在記憶中尋找
文/任柯
作者:佚名 責任編輯:劉洋
相關文章
- 熱圖
- 精彩瞬間
- 精彩新聞
- 隨便看看
熱門資訊